將滅火效果較好的滅火劑與降溫效果較好的滅火劑相結合。如使用全氟己酮和細水霧先后進行滅火,利用全氟己酮優良的滅火作用熄滅電池火焰,隨后利用細水霧的降溫作用,及時降低熱失控電池溫度和環境溫度。目前,鋰離子電池火災撲救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。
通過間歇噴射滅火劑的方式進行滅火降溫。以全氟己酮作為滅火劑,發生火災時,首先噴射大量的全氟己酮進行滅火,降低模組中可燃氣體的濃度。隨后根據溫度變化,多次少量的間歇噴射全氟己酮,進行有效降溫和維持模組中全氟己酮的滅火濃度,防止鋰離子電池發生復燃。
置于鋰離子電池內部也可以讓電池熱失控,熄滅明火。由全氟己酮和五氟丙烷組成。其中,全氟己酮為滅火劑,五氟丙烷為驅動劑。電池熱失控時,膠囊受熱破裂,驅動劑推向電池內部,在短時間內熄滅電池火,并讓電池內部反應,熱失控的進一步擴展,防止發生熱失控傳播、火災蔓延等事故。
值得注意的是,滅火后要及時排氣泄壓。鋰離子電池熱失控時,產生大量的可燃易爆氣體,當電池火焰被熄滅后,這些可燃易爆氣體仍積聚在電池模組或者預制艙內,因此需要在鋰離子電池滅火后及時將這些可燃易爆氣體排出,降低模組或預制艙內的壓力和濃度。